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私享空间

私享空间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论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2020-01-01 00:00:00私享空间
                                                                                                                   概要: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实践上存在重视不够,执行力不强,考核评价不严,风险管控不力等问题。正确认识内控体系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体系建设和运行

  概要: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实践上存在重视不够,执行力不强,考核评价不严,风险管控不力等问题。正确认识内控体系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体系建设和运行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按照国资委2006年6月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笔者所在单位深入开展了全面风险管理,发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内控控制管理手册》。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就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导致对提升内控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和全面风险管理(以下简称风险管理)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内控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认识误区

  1.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相互独立的。认为二者虽有共同点,但是从方式方法手段上看仍有本质的区别;有的认为从管控的目的上看,不完全一致;还有的认为,从企业的业务上看,二者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据此认为是相互独立的。

  2.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作用被夸大。认为有了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希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成功,确保企业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被忽略。认为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可以解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此处隐藏5268个字…… nk" class="keylink">工作,以测试促执行、促有效性。三是编制内部控制有效性报告与风险管理报告,通过编制报告披露问题,分析差距,查找原因,制定应对措施。

  5.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结合体系运行情况,探索建立体系运行评价机制。在建立考核评价办法时,重点要关注基础工作部分的考核,包括内控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及履责情况、机构及岗位人员的配置情况、宣贯培训情况、制度建设情况、测试检查开展情况、考核兑现情况等,同时要关注实质性的内容,如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管控措施的制定、实质性漏洞及重大缺陷的发现等。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奖罚兑现,形成正向激励的考核方法,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实践中仅有内部控制体系,而无风险管理的意识,则内控管理就是空架子,缺乏灵魂。有了风险管理意识,而无内部控制框架,则风险管理就失去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也易形成风险管理目标的缺失。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应树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理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