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 与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0%,与15个国家接壤,我国总长2.2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中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约占86%;全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中85%以上是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资源富集、人口稀少、战略地位突出,但是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而,按照我国的功能区划,民族地区既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区域,又是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与内陆、沿海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居住分散,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但是民族地区70多年创造性的工作实践也客观地证明:作为“祖国重要的安全稳定屏障和生态保护屏障”,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既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难点、重点,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组织建设的特色和亮点。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边疆民族地区历来是敌对势力分化和瓦解中国的突破口,反分裂、反渗透、反破坏的斗争长期存在。这在客观上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放在首位。为此,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准确把握相应的特点和规律。
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民族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对于确保党对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 ……此处隐藏4424个字…… 委会活动场所全覆盖,并开始向边境一线自然村延伸。还应重点抓好活动场所建设任务,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祖围的边疆。通过努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现代远程教育,创新党员活动载体,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方法。
第五,组建宣讲团。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建设,而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是理论建设。理论建设要紧紧圈绕D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创新的成果开展宣传,这也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以宣传教育为抓手,夯实思想基础,进一步深化寺庙法制教育、学校德育、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教育,深入农牧区、城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要始终高举一面旗帜,坚持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方向。始终高举“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站稳立场、坚定信念为根本,突出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央关于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教育。同时,在边疆民族地区,对有效有力地进行理论宣传,应结合民族地区实际,组建党性强、理论水平高、勤于奉献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围绕落实党的重要方针政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采取巡回教学、送课下乡的方式,到乡镇、村党支部轮训农村党员,进一步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发展、干事、维护稳定上来,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