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施工规模和数量也在急剧增长。为规范建筑业企业的发展,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设定了相应条件和标准,并按条件和标准颁发相应资质证书,无资质的不准进入建筑市场。因此,建筑业施工资质是建筑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的“准入证”和“通行证”。施工企业只有具备了“建筑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两个硬件,才有资格参与到建筑市场进行投标和承揽工程。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想要有更好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更大市场份额,需要不断强化资质管理,实现资质等级的升级和资质类别的增项。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越高,资质类别越多,承揽范围更广,发展空间更大,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局面。
1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1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
建筑施工资质在企业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企业参与建筑市场竞争的资格证。施工资质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是企业各项经营指标的综合体现。企业的生产规模、施工能力、施工业绩、企业信誉、人员状况、管理水平、财务能力等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要素更是企业资质管理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资质等级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地位和竞争能力,同时资质类别多样性决定了企业产品的竞争空间。资质等级的高低和类别直接关系到企业兴衰存亡。特别是当前国家对建筑业企业资质实施动态管理和核查的背景下,通过强化资质监管力度,倒逼企业重视资质资源配置,提升员工素质、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工程质量、企业荣誉等事关资质维护的重要要素,进而实现企业规范运营,保持与资质级别相匹配的要素水平。
1. ……此处隐藏4039个字…… 经不可能。同时,国家对挂证企业和人员纳入“不诚信名单”进行处罚。企业必须重视注册类人员培训取证工作,为企业经营开发、资质维护和长足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持证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不一致的“两张皮”现象。
3.3重视施工业绩积累,规范业绩数据的统一和合规工作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对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不规范,造成资料数据和业绩平台数据不一致,业绩材料不齐全,签认手续不齐备,给企业资质维护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工程项目日常基础管理,规范业绩资料收集目录,强化内业资料规范管理和归档工作,为施工业绩积累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工程业绩网上平台数据填报时,强化管理部门间的横向数据沟通,重视资料核查,确保资料完整性、逻辑性和合规性,为资质维护提供有效业绩保障。
3.4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随着资质等级提升,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更高。特级资质标准中,对企业成本、财务、档案、人力资源、安全质量、机械设备和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管理水平实行考核。企业只有加强各类信息软件应用和维护,切实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才能满足资质提升需求。
3.5重视对资质证书的管理,强化自有资质的使用监管
鉴于资质的重要性,企业应做好资质证书的日常管理,确保证书有效,并对资质证照等重要资料建立登记审批制度,指定专人保管,坚持“一事一用,无审批不借证”原则,防止证书在流转使用中丢失。同时,三级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自有资质的投标经营,千方百计提高自有资质利用率,实现施工业绩积累,为资质维护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