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村庄建设视察报告
示范村庄建设视察报告
一、创建示范村庄的变化
1、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示范村庄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8个相关乡镇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以乡镇党委书记或市直帮扶单位领导为指挥长的示范村庄创建工作指挥部,他们充分认识到广大村民是建设示范村庄的主体,通过多方宣传,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使之纷纷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
3、文明风气正在形成,示范作用初步显现。示范村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典型引路,带动一批,尤其要突出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视察,归纳出示范村已在如下几方面产生示范作用:一是村民文明意识逐渐增强,言语文明风气逐步养成,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的现象基本解决,示范村庄卫生状况普遍较好,村民一致认为,搞好卫生工作这是示范村的起码要求;二是成立了多个民间自治组织,如红白喜事理事会、妇女禁赌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明创建理事会、卫生监督小组、纠纷调处组等,8个示范村庄还成立了民事代办点,这些组织充分发挥民间性、自治性优势,在移风易俗、调处民事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三都移民小区村民因车祸身亡,红白理事会立即主动出面,协调解决纠纷,妥善办理丧事。
二、帮扶单位和职能部门工作情况
市、县帮扶单位非常重视示范村庄建设工作,一是加强领导,除安排领导分管外,还安排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舍得花资金支持,市发改委、县委组织部和县物价局分别扶助征村乡井坑自然村30万元和1.5万元不等,市人行扶助三都移民小区8万元,等等;三是结合自 ……此处隐藏2874个字…… 3、增强示范意识,提高创建质量。要通过宣传使全体村民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为新农村发展和建设充当探索者、先行者的角色,代表了发展的方向,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事事处处时时要考虑每一项建设、每一件事情是否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在示范村庄创建过程中,要用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来规范一切事情。
4、建立考评机制,加大帮扶力度。要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促进工作发展的考评细则,对帮扶单位和责任单位进行督查。要借鉴市里的经验,对帮扶单位要明确每年至少要拿出多少资金、要办好几件实事,对职能部门和单位要明确每年至少安排多少专项资金,解决几个什么问题,对所在乡镇也要提出明确要求。考评细则要简单,目标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操作要容易,考评结果要与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挂钩。
5、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大产业发展力度。除井坑、坳上的蚕桑、新建组的果业产业初具规模外,其他几个点几乎没有明显的特色产业,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示范村庄要发动群众进行认真的分析探讨,找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的路子,找到一条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蚕桑和果业也要在扩大规模、增加投入、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将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真正成为示范村庄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6、强化法律和质量意识,一切按规范办事。要树立建设规划就是法律的意识,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认真执行。如果情况发生变化,确需改变规划,也要非常慎重地按照批准规划的程序来修改规划。要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测量、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程序不能省,还要引进监理和质监机制,确保工程质量。有关职能部门对示范村庄的事业性收费要实行倾斜政策,做到少收或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