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能力有效监督工作报告
领导干部能力有效监督工作报告
近年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财政部门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整体上看,监督的理论日趋完善,监督的制度逐步健全,监督的措施更加有力,监督的效果令人满意。但从党的作风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效果以及我们财政部门一些干部犯错误的教训来看,财政部门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还存在着工作不重视,监督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等问题,致使不正之风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腐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监督意识比较薄弱。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从维护党规党纪和党的事业的高度,不能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高度来看待党内监督。一是不敢监督。下级对上级不敢监督,怕打击报复,怕“穿小鞋”;上级对下级也不敢认真监督,有的领导碰见矛盾“绕着走”,怕得罪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怕伤了情面,不好相处,即使交心,也只是轻描淡写。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更难,如果得不到理解,就有“不尊重”、“争权”之嫌,担心影响关系,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二是不要监督。一些人认为,机关党员干部素质比较高,可以自己教育约束自己,不需要别人监督。还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甚至对监督有一种逆反心理,把别人的监督看作是“紧箍咒”,是有意找岔子。认为谁监督自己就是谁跟自己过不去。有的认为强调监督会妨碍财政工作,影响正常的财政收入,把敢于批评监督的同志视为“异己”。三是不懂监督。目前,财政部门新党员、新干部比较多,大都缺乏党内生活的锻炼。他们中有的人入党了 ……此处隐藏4640个字…… 路子、新办法。要围绕监督检查、责任追究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建立起严格的考核、追究制度,坚持硬件与软件考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结合,总结推广典型与解决倾向性问题结合,使各职能部门真正负起责任,保证财政部门反腐败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4、形成合力--促效。从总体上讲,党内监督是整个社会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仅靠党内监督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把党内监督与其它监督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把扩大民主与加强监督结合起来,相互推进。一是扩大民主、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机会和途径。要通过财政部门深化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行风,疏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信访举报保障体系先进措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主动监督。二是要与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法律监督、财政审计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密切配合,互通情况,逐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监督网络形成合力。
5、提高素质--强身。反腐败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财政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职能,主要是抓好本系统内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落实,其工作涉及财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工作的对象是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并且多数是党员领导干部。因此,要想改善监督,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讲究监督方法,使监督有效、有力。“打铁贵在自身硬”,作为党的“卫士”,必须对党忠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自觉改造世界观,了解、把握财政政策、财经纪律,提高政策水平,不折不扣地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正人先正己”,要监督别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做到自身廉洁,以言立言,以身立言,使监督理直气壮。监督工作的复杂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丰富的财政管理业务知识,还要有法律、财务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成为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