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讲话 > 其他报告

其他报告

地税部门科学问责制建立意见

2019-01-01 00:00:00其他报告
地税部门科学问责制建立意见  在地税系统建立和实施工作责任问责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全面提升地税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进而全面深化法治型工商建设,值得思考和探索。  一、地税部门建立问责制的内涵

地税部门科学问责制建立意见

  在地税系统建立和实施工作责任问责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全面提升地税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进而全面深化法治型工商建设,值得思考和探索。

  一、地税部门建立问责制的内涵和外延

  首先,何为问责?顾名思义就是“问责主体对问责对象进行责任追究”。问责制则显然就是问责主体对问责对象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对于问责制这一新生事物,无论是学界,还是实践部门,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和权威的定论。其实履职、问责、尽责是对地税工作责任问责制的关键,它们统一在工作责任问责制中,有着内在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刻的含义。

  (一)履职是基础

  履职是问责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了是否问责、问责的对象、问责的性质和程度。履职是否合规、是否按准则和程序办事,将直接决定是否被问责,问什么责。履职是地税系统每一级机构依法行政、依法征税的基本行为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地税系统工作人员工作的起码内容和要求。离开了履职谈问责,问责就没有基础和条件。特别是作为基层地税部门直接影响着的地税系统履职状况、程度和形象。因此,实施工作责任问责制要从基层抓起,从基层地税部门的履职抓起,从每一名基层地税干部的具体履职行为做起。

  (二)问责是保证

  问责反作用于履职,促进履职的提高和深化,保证履职的顺利实施。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只有履职的要求,缺少尽责的约束规范,更缺问责的惩罚制度,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履不履职一个样,即: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此处隐藏6068个字…… 、权责对等是问责制的基本原则。基层地税部门和地税干部要在尽责上下功夫,尤其要注意突出管理重点,紧紧抓住税收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务求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依法严格管理,严格查处,真正做到尽职、尽力,才能免责和合理规避责任。

  三是层层分解,落实责任。首先,要按照问责制的要求,对不同工作岗位的设置和规定,将工作任务依次层层分解至一把手、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相关直接工作人员。对内部出现按问责制可能实施问责的事由,按岗位责任落实当事人、分管工作的领导及应承担次要责任的领导。其次,要落实监察、人事,办公室等部门的责任。综合部门在问责制的实施中应承担不可替代的牵头、组织协调的职责,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的重要职能作用。

  四是从我做起,勇担责任。人是落实问责制的主体,问责制自始至终都突出以人为本。问责制对每一级机构,每一位地税干部来讲,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动力。要勇于承担职责,确保辖区各项税收工作的顺利运行。每个地税干部,应立足自我,立足本职,从岗位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大胆履职,敢于承担责任,面对问题不推诿,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承担本职工作的压力和责任,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是身先士卒,敢负责任。基层地税部门的领导干部是实施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问责制的主角。领导干部的行为直接作用着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问责制落实的深度、广度和质量。要使问责制顺利实施,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身先士卒,要当履职尽职的模范,做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要当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做到依法行政,敢于管理;要做廉洁自律的模范,做到凡是要求别人做的带头去做,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带头不做。要真正敢抓敢管,敢于负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