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长在2020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陈冯富珍女士,亲爱的老师们、毕业生们:
今天的九号院,逢北京难得的晴朗、清爽夏日。雨燕在天上鸣飞,呼应着同学们咏唱的《协和颂》。莘莘学子今天毕业,即将走向社会。你们受教于中国最高的医学学府——协和医学院,你们身上承担着特殊的使命,想必心里也澎湃着特殊的情感和思想。
刚才发言的毕业生代表孙晓宁同学,校友曹彬大夫,尊敬的郎景和老师,还有作为世界级卫生领袖的陈冯富珍女士,他们的讲话从各自的角度给予大家启示,都有特殊意义,值得大家思考、铭记。
疫情改变着世界,凸显出医学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今年的毕业典礼,的确非常特殊,大家都戴着口罩,蔚成景观。此情此景,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出现,希望不会出现。
在过去的半年里,新冠肺炎(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如此巨大、深刻的影响,确实始料未及。尽管我们在过去十几年间,在SARS之后,在不同的场合不断地讲,还会有传染病来,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要做好准备。问题是,我们真的汲取教训了吗?准备好了吗?
回顾历史,饥馑、战争、瘟疫是造成人类突然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瘟疫,首当其冲。瘟疫一直是人类作为生物体所面临的大敌。医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认识依然是浅薄的,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不要只以为过去的严重危害是因为科学不发达,而当代科学已经大大发展了,传染病已经不是问题,至少与过去相比,已经不令人恐惧。的确,当今科学的进步今非昔比,而且每一次瘟疫都使人们更多地认识了传染病。医学史 ……此处隐藏5227个字…… 文学科来照护人类的时候,对于从医者的素养要求之高可想而知。你们是受过比较好的教育的一群人,但还远远不够。大家在毕业的时候必须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你们事业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境界。
衷心地希望你们超越你们的老师们,成为我们期望的大知识分子。所谓大知识分子,其内心本质是以无我为自我。现在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把那点“聪明才智”太用在自己身上,考虑自己的利弊得失、争取个人利益用情用智过多。就在旁边的协和医学院二号楼,即解剖楼,顾颉刚先生的骨架立在那里,你们应去瞻仰。顾先生以一生学问贡献社会之后,又以其生命的最后存在,奉献医学。站在他的骨架前,在他无言的教诲中,会有助于感悟何为科学、人文、人生。国家对协和医学院的定位是小规模特色办学,是培养医学领军人才的地方,国家对你们寄予了期望。你们,协和毕业生,一定不要在考虑自己上太过用心。你们应当是小至考虑学科、中至考虑行业、大至考虑社会和人类前程的人。
值毕业之际,给大家一点叮嘱。志远、德厚、才盛,是成就知识分子的三大品性。志远,不是志大,志大和才疏如果加在一块,那是人生与社会之害。志远是指的价值取向,是能够穿越世俗、穿透“红尘”、引导终生的价值观。德厚,有其厚才得其稳固,才积其高。才盛,知识分子无其能者无以济世,而协和的校训就是:“科学济人道”。
在此,我代表老师们道一声歉,我们对同学们肯定有照护不周的地方,肯定有因时间、精力不足,品德、修养、才华所限,对你们教导不够的地方。祈谅!
最后,借用陈冯富珍女士的话向大家祝福:事业、生活、人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