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汇报材料 >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工程相关情况报告

2020-06-11 08:49:48调研报告
随着大数据、5G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智能信息服务已经惠及铁路旅客。其中,铁路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就是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的典型场景之一。

截至2020年初,中国的高铁总运营里程超过3.5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一。高铁路网的形成,加快了城镇化进程。随着大数据、5G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智能信息服务已经惠及铁路旅客。其中,铁路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就是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的典型场景之一。其能够实现高铁、城际沿线及车站各电信运营商的信号覆盖(主要为4G/5G网络信号),为旅客智能出行提供高效稳定的语音、数据服务。

一、铁路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工程的建设及分工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4〕586号)的相关要求,中国铁塔承建公共交通类(地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车站)和建筑楼宇类重点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中国铁塔牵头其它电信运营商对铁路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进行共建,工程中以合路器输入端作为分界点。其中,中国铁塔主要负责合路器及以下的室内分布系统、配套设施(含机房或设备间,电力引入,交/直流配电等电源设备,空调、监控、消防设施等,各电信运营商主要负责传输系统(含光缆)配套、无线主设备及无线设备至合路器端口的连接等。

二、铁路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的解决方案

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工程主要包括隧道无线室分、传输配套、电力配套、车站室分等。为实现良好稳定无线信号的覆盖,隧道内采用RRU+泄漏电缆的覆盖方式,并选用高品质的POI设备。在铁路沿线站前专业预留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敷设大容量光缆,主要为BBU与RRU之间、RRU与RRU之间、传输设备之间提供的光纤通道。隧道内电信设备按三级负荷供电,电源由铁路沿线箱式变电站专用回路接引电源。车站室 ……此处隐藏1542个字…… 专网同步建设。铁路专网建设中涉及到设计、施工及管理的专业接口较多,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较高。而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通信系统制式复杂,需要统筹规划、大力整合各电信运营商资源。因此,供应商需要主动服务,积极贯彻中国铁塔铁路公众移动网络建设与铁路专网“四同步”建设,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开通”。

二是抓住“5G+新基建”机遇,实现铁路沿线公众移动网络5G网络全覆盖。5G支撑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将构建起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通过5G必将助推铁路的信息数字化发展。但是,铁路公众移动网络通信覆盖引入5G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铁路沿线各运营商的5G设备供电不足、各运营商的5G设备安装位置不够(因各系统无线网络链路预算,受铁路隧道洞室资源的限制)等等。因此,需要在铁路项目建设前期预留满足各运营商5G覆盖的条件,优化系统设置条件,探索出适合铁路沿线5G覆盖建设的新模式。

三是大力推动公众移动网络与铁路专网的深度融合。公众移动网络,特别是5G网络将面向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器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三大业务场景,会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X。对于铁路方提供的服务来说,公众移动通信网除了满足旅客出行的通信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铁路智能化提供强大支撑,比如列车无人驾驶、防灾救援、智慧车站、客运营销等等。因此,在确保铁路专网(影响列车运输安全的通信系统)可靠运营的前提下,加快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与铁路专网的融合及应用,更加有利于助力智慧铁路的发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