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精选多篇)
第一篇: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广大党员是党执政的主体力量,也是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主力军。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党员在党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搞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使广大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组织基础。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最终执行者,其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着我们党能否在广大农村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缺乏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领,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抓住领导班子这一“牛鼻子”,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集体,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杭州市而言,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农村既面临更广阔的市场,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提高竞争优势,使农村经济跳出固有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领导班子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大局,正确决策。目前,一些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却缺乏新知识、新思维,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只有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 ……此处隐藏24335个字…… 、沟通、服务、宣传、依法引导和监督等办法,协调好企业各方的关系,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四要抓发展,壮大队伍。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结合企业实际,落实发展责任,严格发展程序,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份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激发党的工作活力。五要营造党群共建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功能,实现党、工、团组织的优势互补,形成抓党建促群团,抓群团促党建的非公党建工作格局。
4、以转变作风为重点,研究新方法,积极探索机关党建工作新路子。要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以提高素质、增强活力、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为目标,不断改进方法,增强实效性。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牵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担负起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职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二要抓好作风建设。要通过形式多样、有效有益的活动教育机关党员干部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要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巩固提高工作,继续深化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满怀深情地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赢得群众信任。要建立健全群众接待日和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三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要严格坚持“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结合实际,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