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局十三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项目发展环境分析草案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国企改革五大共识一是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仍然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方向的前提下来推进。应该说现在的主要目标首先是做强、做优,然后是做大,然后是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这四个“力”实际上是国企改革下一步非常重要的目标。
二是国企分类问题。分类问题过去长期困扰国企改革。目前,对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也逐步形成共识。第一类是商业类国企,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推进股份制改造,包括整体上市;处于自然垄断行业的这类企业改革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第二类是公益类国企,这类企业要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的方式,提高效率。
三是国有资本管理体制问题。要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建立相关的监管和授权制度,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四是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问题。 ……此处隐藏134个字…… 。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仍然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方向的前提下来推进。应该说现在的主要目标首先是做强、做优,然后是做大,然后是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这四个“力”实际上是国企改革下一步非常重要的目标。
二是国企分类问题。分类问题过去长期困扰国企改革。目前,对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也逐步形成共识。第一类是商业类国企,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推进股份制改造,包括整体上市;处于自然垄断行业的这类企业改革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第二类是公益类国企,这类企业要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的方式,提高效率。
三是国有资本管理体制问题。要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建立相关的监管和授权制度,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四是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问题。这里包含三个问题,其中之一是董事会问题。董事会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董事会怎么和党组织很好的协调。另一个问题就是上级公司和下级公司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第三个就是员工持股和高管持股问题。在这些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共识。
五是地方国企的改革问题需要关注。从数量上来看,地方国企占比70%;从营业收入来看,央企大概占60%,地方国企占40%。但是,地方国企从2013年开始,效益下降非常明显。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是,地方国企的改革任务和央企的改革任务有所不同,地方国企改革要和地方债务的化解、投融资平台的清理、财税体制等很多问题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