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四个精准”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交流发言:“四个精准”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要求,坚持把精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从“选、育、管、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蓄足源头活水。
一、拓宽视野“精准选”
着眼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强化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定期发现补充机制,实施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制发《定期调研分析县管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工作办法》,结合干部考察、年度考核、平时考核、谈心谈话、工作调研等经常性工作发现优秀年轻干部,将日常发现有机嵌入干部工作流程,推动年轻干部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建立集中调研发现一批、每年推荐发现一批、系统调研发现一批、常态化比选发现一批“四个一批”全域发现优秀年轻干部机制。紧扣高素质专业化要求,拓宽识才、用才和荐才渠道,建立健全干部实名推荐工作制度,构建“持续发现—提早储备—动态补充”选人用人链条,通过组织“荐”、常态“访”、实绩“比”、定期“研”等路径,在实践中发现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按成熟可用、墩苗培养、长期关注3个成长层次,分领域储备经济金融、规划建设、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优秀年轻干部196名,干部队伍逐步形成“95后业务骨干、90后副科、85后正科”梯次架构,呈现出使用上有梯队、选 ……此处隐藏1808个字…… 干部进行1次谈心谈话,全面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年轻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关怀。加大“下”的处理力度,对“混日子”的年轻干部,通过转任职级等方式退出领导岗位;对作风漂浮、投机钻营、自满自大等不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及时从后备库中调整出去,做到优进绌退。对年轻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拉好自律“警戒线”,在干事创业中健康成长。
四、旗帜鲜明“精准用”
严格执行好干部标准,坚持知事识人、依事择人,重点选拔政治过硬、历练扎实、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突出“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鲜明导向,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坚持“墩苗不拔苗、催长不催熟”,统筹年轻干部轮岗锻炼,有序分批推进岗位轮换,加强年轻干部跨界交流,紧盯关键岗位和重要领域,优选一批实绩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基层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到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重要部门锻炼;优选一批发展潜力比较大、能够担当重任的部门年轻干部交流到基层重要岗位挂职,进一步丰富干部任职经历,优化年轻干部流动良性机制,推动32名农口部门干部向城市建管部门流动,74名县直机关干部向镇(街道)、园区流动。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大胆提拔使用实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年轻干部,全县35岁以下科级干部由2020年的85名上升至109名。40岁以下镇(街道)党政正职7名,占70%,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9岁;园区、经济发展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38岁,干部年龄结构逐步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