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总结
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总结
在学校的教师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被称为“行政”。他们除了担任一线教学工作外,还做着行政管理的相关工作,扮演着示范者、引领者、管理者、教学者等多重角色。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行政”,就要深刻领悟“行”,“政”,“管”,“理”四字的内涵,并将其转化成行动指南,落实在工作中,外显在行动上。
一“行”
(一)品德行。
选人用人,德行为先。行政人员作为校园管理的重要角色,需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行政人员往往能获得学校师生的高度认可,所讲的话才具有说服力,所行的事才具有带动力,其工作才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力。
(二)能力行。
行政人员首先应该是教学上的行家里手。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其他各项工作都应当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行政人员必须在教学上有突出的表现,证明自己能行,还能发挥带动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行政人员还应当是管理能手,不仅能理顺自己的事,还要管好学校里的其他事。
(三)示范行。
行政人员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他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行事。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也就意味着,要求普通老师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严禁 ……此处隐藏1390个字…… 道。
四“理”
(一)理清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是开展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行政人员的工作思路就是对自己负责的板块,有相应的宏观战略规划思考。这个战略规划必须切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规划一旦拟定好,就需要行政人员按照具体的时间节点、相关要求,打表推进,将计划变为现实。
(二)理准工作问题。
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发展的过程,行政人员推动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了,学校也就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方向和指导。因此,行政人员在工作中,要有问题意识,同时具备让问题闭环的能力。
(三)理顺工作关系。
管理管理,重点在“理”。这个“理”从静态层面看,是法律法规、道理理论;而从动态层面看,则是要理清理顺关系。行政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要理顺的工作关系,包括和上级的关系,和同级的关系,和师生家长的关系,和外界的关系。只有将这些关系理顺,人心才能顺;人心顺,工作才能更好开展。行政人员获得管理的智慧和方法,需要有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积累;同时也需要“道”的指导,“法”的积累,“术”的运用,有时还需要借助“器”的帮助。作为行政人员,若能好好体悟“行政管理”四字内涵,还能将其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就一定能够经过“入世”之途,达到“出世”之境,将管理的智慧融会贯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