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民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肌体中最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亮点,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之路。通过对我县民营企业、职能部门的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初步掌握了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困难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我县民营经济困境的相关措施。
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相关政策和措施,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加大开放力度和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倡导和扶持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XX年,工商注册数据显示全县民营企业户数达4246户,占企业总户数的87.20%,其中农业企业727户,建筑企业219户,房产企业XX1户,工业企业588户,商贸、交通、邮政金融等企业2601户,个体工商户27367户,本年新增企业774户,新增个体户28XX户;新进规模工业企业XX户;解决就业人员62322人;民营企业有省著名商标10个,市知名商标43个,XX省名牌企业7个,省级知识产权企业XX个,市级知识产权企业17个,科技型中小企业39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9家,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试范优势培育企业13户,战略新性兴产业企业XX家,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主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32%。全县1至9月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6.7亿元,比上年增长7.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9.7%,全计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8.1%,实现民营经济纳税5.3亿元,占县财政入库税金的69. ……此处隐藏6458个字…… 。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而政府积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大力构筑创新、创业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做好包括公共信息和技术等在内的公共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提高其科技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努力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成果转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功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提升与科研机构学研合作水平。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原有产品、工艺、设备改进,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应用,购买专利、技术,购买设备、引进新生产线,提高企业发展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创立名牌,并给予相关奖励。
(六)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储备好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由财政安排的竞争性扶持专项资金补贴,对民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以激发各类人才内在动力为目的,建立集利益、荣誉、社会保障等于一体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管理等要素入股,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为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办法,以人才交流中心为依托,培育建立企业经营者市场,发挥信息咨询、任职培训、资质评价、人才推荐等功能,为经营管理者及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新型机制。改善人才的生活环境。建立有利人才留任的企业文化。对外来人员的子女就学、就业视同本地居民的待遇,对特殊人才,要在落户、子女入学、住房补贴上予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