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努力推动文化创新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研讨发言:努力推动文化创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立起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完整把握、准确理解、系统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永葆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创新发展的活力,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提升文化自觉,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运用好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及基本原理,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努力创造新 ……此处隐藏2075个字…… 事物的本质和本源,强调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真理、坚守正道。“创新”创的是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就是要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论,也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遵循。
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确保文化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使之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持续提供有利文化条件、丰厚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