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夯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专题党课:夯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牢牢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第一,要牢牢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牢牢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从整体形态看,各民族组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是强化共同性的核心要素,要进一步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中 ……此处隐藏4352个字…… 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效防范民族领域风险挑战。
二要发挥文化“润化”功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形成人心相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继承弘扬革命文化,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要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文明传统形态转型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表达,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要聚焦重大历史、重大革命题材和民族团结创建生动实践,从各民族共有的价值共识、共有的历史记忆中发现和提炼共同体意识的要素,用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表达形式,推出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以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文化凝聚力,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讲好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国故事,促进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