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管理交流材料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国有企业带头做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更好地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用更加扎实的专业能力来迎接数字时代。
一、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国资委相关工作要求,公司历经两年时间,全面完成了财务共享中心和资金管理中心“一体两翼”财务管理体系的搭建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所属企业全覆盖,两个系统数据顺利实现互联互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初具雏形,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财务管理模式更加体系化数字化变革下,财务组织将朝着战略财务、运营财务、业务财务方向发展,推动财务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经营与财务、资产与资本以及发展与投融资的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推进“一体两翼”财务数字化建设,不断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统一底层架构、流程体系和数据标准,整合财务系统,连接业务系统,强化穿透管理,以财务数字化倒逼产线数字化。通过不断深化“一体两翼”财务数字化建设,财务内部架构已发生明显变化,对财务的职能进行了业务赋能,重新整合为三大部分:一是共享财务,通过标准化共享服务,大幅提升财务管控效能,更好规避风险;二是业务财务,通过提供专业的财务解决方案,进一步向业务前端延伸,实现业财高度融合;三是战略财务,通过财务资源的整合与组织协调,深挖数据背后的深层意 ……此处隐藏3332个字…… 价值的“稳定器”。要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一个具备完整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财务人员,要能够有效控制企业风险,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转环境。因此,财务人员要快速适应财务管理转型的需要,从关注核算、报表等内部财务状况的“齿轮型”人才,成长为能够提供投融资决策支持、生产运营模式优化、风险管控的“链条型”人才,最终成为能够参与战略规划制定、商业模式创新、资产运作等全局性工作的“战略型”财务骨干。
财务人员要加强业财融合,做企业的领航者数字化新时代,企业将更加注重价值创造能力,而价值创造的能力来自于对数据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并将之变为对管理层更为有用的信息,形成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财务人员要树立价值创造理念,作为企业数据信息“掌控者”的优势将更加凸显,特别是具有全局性思维和前瞻性战略眼光的财务管理者,未来将会成为企业的“领航员”,促进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或产业的协同发展。要树立“大财务”理念,深度参与业务并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确保财务程序有效运行;要基于业务构建财务模型,策划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和解决方案,发掘业务机会,提高经营效率;要履行“管理+监督”职能,识别和防范经营风险,更好地支持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实现财务牵引业务、业务驱动财务。
数字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必修课。未来国有企业想要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下好财务人员数字化转型的“先手棋”,重视财务人员的数字化能力培养,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