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辅导:传承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走深走实中践行为民造福根本宗旨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亲自倡导并大力推行的工作制度,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创举。“四下基层”对于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对于大兴调查研究、科学民主决策,对于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思想共识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第二批主题教育直面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运用“四下基层”成功经验,坚持“实”字落脚,持续解民忧、顺民心,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天的辅导主要围绕如何传承和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为民排忧解困中践行宗旨意识,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理解“四下基层”的价值意蕴,切实领会“四下基层”与时俱进的实践价值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之所以历久弥新,因其内涵与新时代以来的重要论述重大部署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一路走来,时空虽有变化,不变的是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坚定的基层导向。“四下基层”之所以历久弥新,还因其鲜明的实践特征。35年来,宁德从“老少边岛穷”跃居全国百强市的发展嬗变,有力地印证了“四下基层”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学习好、把握好、运用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政治能力、工作本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凝心聚力奋进新 ……此处隐藏7079个字…… 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第二,下沉一线解难题。群众在哪里,我们工作的聚焦点就要在哪里;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工作的现场就应该在什么地方。实践证明,现场办公下基层,有利于深入实际了解民情民意,有利于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的是务实担当,诠释的是躬身为民。党员干部只有多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更好地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一线、把工作落实到一线。现场办公下基层,就要带着真诚走进群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切实把下基层、到一线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都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硬碰硬”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要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打破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谋划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增强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有效性,抓好基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紧抓不放。
源于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四下基层”蕴含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真抓实干的责任担当,成为中华大地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新征程上,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推动党员干部既身入基层又心到基层,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