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专题党课讲稿:领导干部政治品德建设的价值意蕴
"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德才兼备、以德正身、为政以德。
一、提升认知水平
领导干部政治品德认知能力,是指当领导干部处于确定或不确定、稳定或不稳定的政治活动场域,面临一定的政治品德生活情境,需要准确地分析形势、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心怀"国之大者",正确运用政治理念和伦理观念,对其面临的公与私、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迅速作出正确判断、道德价值选择、前瞻战略谋划,并主动担当作为、对标党规党纪、熔铸忠诚品格,以确定应对公共政治行为的道德选择能力。政治品德认知是领导干部政治品德结构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领导干部政治品德认知水平的高低,同领导干部政治品德认知能力强弱相关。
个别领导干部在运用公权力过程中出现非道德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他们有意识漠视或者无意识正视领导干部应该遵循的政治品德规范、准则及其价值;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厘清政治品德场域的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边界,不能正确进行政治品德判断和政治品德评价。加强政治品德建设,有助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和权力观,熔铸优良政治品质,坚守初心,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理想,忠诚于信仰。
对领导干部来说,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这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领导干部应正确区分和处理公与私、善与恶、真与伪、实与虚的静态边界和动态关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敬畏人民、尊 ……此处隐藏4690个字……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正确的执政道德理念,践行正确的政治品德规范,不断完善执政道德体系。
第一,明大德。领导干部应忠诚于党,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能挺身而出、担当作为,在是非曲直面前旗帜鲜明、忠于职守,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
第二,守公德。领导干部应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有效传承、转化、创新传统"知行观""义利观""和合观",正确处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畏权力,为民用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夙夜在公为人民。
第三,严私德。领导干部应为公用权,履职尽责,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切实做到"心中有戒",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正心明道。要坚持依法用权,守住公私边界,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不断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要加强个人修养,带头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价值观,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始终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