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事关民生改善、城市文明、经济发展。为助力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今年6-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先后赴X、X、X等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和X、X等地学习考察,深入X区、X区、X区实地调研,学习先进经验,查找存在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建言献策。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调研活动开展情况
为了确保调研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将此项工作纳入“拼经济促发展”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是高位推动。X主任亲自担任调研组组长、X副主任任副组长,市人大城管委及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城工委共同参与,各县(市、区)联动调研。二是创新方式。坚持“监督+助力”,会同市住建部门,采取“经验共学、问题共查、政策共研、民意共听、对策共商”的监督新模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汇聚各方智慧力量。三是扩面提质。着眼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创建,站位全国找标杆、学先进、阔眼界,为我市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案例典范。
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在我市落实情况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自20XX年在全国试点推开,20XX年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并享受中央补助资金支持,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铺开。按照《意见》关于“在‘十四五’末,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镇 ……此处隐藏8544个字…… 我市以争创全国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依托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同时,坚持“无体检不项目、无体检不更新”,建立城市体检与问题发现动态机制,科学编制城市更新地图、城市更新数据库,并构建完善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资金投入机制、长效管理机制。
(三)更加注重空间资源的整合。我市作为典型工矿城市,过去的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形成了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各类城市资源要素的低效配置和利用,这既是城市短板,但也是潜力所在。因此,建议以城市体检为抓手,对老城区现存的低效用地、闲置厂区、公有房屋、文化遗存等进行信息采集和体检评估,稳步推进工矿企业“退城进园”、既有建筑“活化利用”、低效空间“腾笼换鸟”、行政事业单位“腾退外迁”、历史街巷“留改并举”、道路金边银角“提升腾挪”,以空间换效益,实现城市增值,激发城市活力。
(四)更加注重城市组团的均衡。以壮大城区经济为核心,实现老城、新城、产城相互促进。推动新老城区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道路联通、水系联通、廊道联通、功能联通能力,重点提升新城区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更好满足市民对改善型住房以及高品质教育、医疗、商业、环境的需求,带动老城区人口有序向新城区转移,形成合理的新老城区人口密度。同时,坚持城市片区、开发区互动发展,依托湛南新区、科创新城、高新区、尼龙园区等,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型经济,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能级,打造城市经济的主阵地,提升城市片区、开发区、专业园区等对市本级财政的贡献度,为城市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