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汇报材料 >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2023-08-01 16:37:08调研报告
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民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维持家庭日常开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有的外出人员甚至数年不归,留守在家的大多

一、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民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维持家庭日常开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有的外出人员甚至数年不归,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幼、妇、病、弱,整体劳动能力和素质都偏低,导致种粮劳力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困难、生产管理粗放。特别是一些人少地多、种植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农民选择弃耕、撂荒或者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种粮面积和粮食产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部分地区受地形因素影响,种植地块分散、田间道路狭窄、灌溉水渠不畅、机械操作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收入较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对农机具的购买力不足,虽然许多地方出台了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够明显。部分地区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难以开展,农民不能科学使用农机具,导致农机具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三是农业生产成本涨幅较大。近年来,钢材和化工原料等商品涨价幅度较大,导致农业机械生产成本变高、价格上涨。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原料购进和出厂价格上涨明显,加之许多种植户施肥不科学,造成过度施肥,无形中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打压。农资储备制度不健全,特别在农资需求量大的旺季,缺乏科学合理的调度、分配手段,致使农资在并不短缺的情况下出现分配失控。受国内外市场变化、农业生产投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农资供求矛盾加剧。

四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弱 ……此处隐藏2337个字…… 平和粮食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三要缩减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引导种植户在冬、春淡季低价购买化肥、尿素、地膜等农用物资,有效避开农资购买高峰期,按时发放农资综合补贴,稳控种植成本,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组织开展农技培训,帮助种植户转变“施肥越多越高产”的错误认识,积极宣传过量施肥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产品质量、导致农作物减产减收的负面作用,大力提倡农户多使用农家肥、草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百日行动”,集中组织执法人员对农村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发现的网络销售、电话订单销售、游商游贩推销、企业商户非法农资展销布点等农资销售模式及时报告处置,严厉打击坑农害农、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有效保护农民的种粮效益。

四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大对粮食生产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财政为支撑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先进种植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粮食市场竞争力。加强粮食生产信息传播系统、农资检测系统、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探索“科研院所+农技部门+农户”的模式,建强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创建科技扶贫示范点,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为农户提供经济作物栽培、畜禽健康养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农业技能培训,推广耕地修复、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瓜菜嫁接苗等新品种新技术,培养一批懂科学、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建强乡村振兴“主力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