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自觉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从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和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对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鸦片战争以后,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裹挟中,中国被迫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开启了追求现代化的漫漫征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实现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不仅打开了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而且主导了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现代化看作十分紧迫的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论述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并且分析了工业化和民族独立的关系。毛泽东认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工业化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 ……此处隐藏9563个字…… 利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人民作为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和享有者,促进现代化成果向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倾斜。新时代以来,人民的需要不断升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让人民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发展成果。
5.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离不开坚持独立自主的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首先,坚持独立自主是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扩张、殖民奴役基础之上,沾满了各国人民的鲜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截然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丧失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独立自主性的依附型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将发展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绝不侵犯他国领土和主权,绝不干涉他国内政,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其次,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是尊重普遍规律与立足本国国情的有机统一。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依附别国、效仿他人,必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再次,坚持独立自主开创了不同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新路径。从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到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谋求自立自强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为更多渴望走出发展困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