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汇报材料 > 三会一课

三会一课

党课: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

2021-01-01 00:00:00三会一课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并不仅仅是对其源起的剖析,更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资本逻辑对人的剥削,深刻阐述了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及两极分化的根源,并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借助资本对资本的消解,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以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为切入,全面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共同富裕的追梦路上如何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并不仅仅是对其源起的剖析,更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资本逻辑对人的剥削,深刻阐述了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及两极分化的根源,并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借助资本对资本的消解,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以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为切入,全面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共同富裕的追梦路上如何处理资本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推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命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是在批判资本逻辑的进程中阐述的共同富裕思想,资本逻辑作为资本主义时代一统天下的“座架”是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解剖刀。正是借助资本这一座架,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才破除了“普遍永恒资本”的幻象,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动因——资本增殖和结果——贫富分化,寻找到破解贫富分化的根源——瓦解资本逻辑。由此可见,马克思基于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形成了人类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一科学构想,从而开启了共同富裕的源起之路。

1.资本逻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增殖逻辑。资本逻辑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要是从“资本”这一作为资本主义社会里统治和支配一切的“商品的完成形式&rdq ……此处隐藏9436个字…… 境遇来看,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在于使长期被资本当作生产手段和创造财富工具的生产力从异己力量的束缚状态中释放出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对资本的积极扬弃。

3.将资本纳入以人为本的轨道,以克服资本逻辑的悖论,实现共同富裕。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来到世间”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更是发人深省的社会活动,其主宰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及其运作方式,推动和构建着人类生存结构及其生存状态。在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中,资本在运行中自我增殖和扩张的逻辑,使“人”被淹没在资本的利益驱动之中,注定要处于贫困和受压制的状态。马克思诉求于瓦解资本逻辑来开解人们受奴役的命运,从而实现“作为财富生产的人”和“作为财富发展目的的人”辩证统一,真正构建起以“人”为中心的财富创造和分配体系。由此,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全面审视资本的特性和功能,合理利用资本逻辑,既要看到资本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避免个人深受资本异化的影响而丧失个性和自己支配自己劳动的诉求。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观,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人民群众既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更是这一活动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因此,共同富裕就要以人为本,把资本的功能定位在经济领域,创造有利于资本合理发展的社会条件,强调人民群众是财富创造的主体力量,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回馈于人民群众。同时,把资本发展视野扩展到全社会,借助资本推进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发展为基础的个人品质和个性意志的充分发展,强调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