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汇报材料 > 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事迹材料

2023-03-11 20:30:34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事迹材料

让地下洒满阳光

幽深的隧道、 闪烁的灯光、 长龙般的盾构设备和富有节奏的掘进声, 这是公司地下掘进分局副分局长王少鹏工作的主战场, 也是他梦想的天空。心中有梦想,在哪儿都有灿烂的阳光。

幽深的隧道、 闪烁的灯光、长龙般的盾构设备和富有节奏的掘进声,这是工程局地下掘进分局副分局长王少鹏工作的主战场, 也是他梦想的天空。日前,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开展 “大国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篇”(第八季) 学习宣传活动,推出 80 名“大国工匠”,王少鹏榜上有名。

对铸造大国重器的梦想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照亮了王少鹏地下掘进施工的青春岁月。

深圳是一个放飞希望、成就梦想、创造奇迹的地方。 十年前,工程局把握历史机遇,跻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承建了深圳地铁 7 号线最长的盾构区间。 公司盾构队肩负使命,提前实现盾构区间双线贯通,创造了月进尺 660 米的广深地区盾构掘进新纪录, 被业主称赞为“无破埙、无错台、无渗漏”的最美隧道,工程也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王少鹏功不可没。

2013 年初刚刚来到深圳,王少鹏就带着技术人员,顶着炎炎烈日,背着仪器一次又一次地徒步区间:查看管线埋深,落实建筑物的产权和归属单位,了解建筑物的建设年代、 基础情况,对沿线有可能受到施工影响的所有小区开展第三方入户调查,为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儒雅质朴的王少鹏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为了尽快掌握盾构施工技术,他就自己在网上收集资料、到书店买参考书。 他组织大家每天晚上最少两个小时学习盾构知识, 要求必须学会、学懂 ……此处隐藏1488个字…… 1 号线, 王少鹏已是盾构工程处的副总工,经他手带出来的大学生很多都成了盾构施工的精英骨干。 然而,他还是每天坚持随时掌握盾构机掘进状况,遇到复杂地质问题就住在监控室里, 细心观察掘进速度、压力,合理调配掘进参数,向盾构操作室及时发出指令。

武汉地铁 11 号线的地质情况较为特殊,长距离穿越微风化夹泥岩层,极容易形成盾构偏离轴线,出现管片上浮,或造成涌水涌沙,给盾构设备和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威胁。 王少鹏就带着技术干部进洞,面对面给盾构操作司机、管片拼装手、注浆施工人员交代注意事项。 进出一次隧洞需要在通道上走大约 4 公里,沿途除了温度的变化外没有别的风景,他却乐在其中。

岁月如梭,奋进不息。 十年来,工程局盾构队伍从成立盾构队,到盾构处,再到壮大为盾构专业分局。 王少鹏也从一名基层的施工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高级土木工程师和盾构团队的领导者。 不断创新,善于攻关,是他的鲜明品格。

工作的顺利推进,创新的有效开展, 不仅要做一个有心人,还要做一个视野开阔的人。 王少鹏精心涉猎专业各个领域,深入了解盾构施工全流程各个环节的规程规范。 他将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渣土改良控制、盾构刀具磨损原理与管理、盾构设备保养注意事项等逐一研究整理,从根本上掌握了盾构施工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盾构施工的核心竞争能力。 熟悉他的业界领导专家无不对他赞誉有加, 多次称赞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王少鹏就是 技 术 攻 关 和 科 技 创 新 的 先锋! ”

技术一小步,施工一大步。精心多一分,质量多十分。在王少鹏眼里,地下盾构是一个多彩的空间,更是一个洒满阳光的世界,因为阳光代表着信念、代表着美好、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