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全科医生在基层承担着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健康管理等服务重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发挥全科医生作用,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全科医生作为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产物,却在发展壮大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生队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基本情况
****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有“全科医疗科”,有全科门诊诊室,注册在册在岗医师**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执业范围加注“全科医学”类别的医师**人。下辖卫生所**家,总计配备乡村医生**人,均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但暂时没有职业类别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目前,****正按照关于加快壮大全科医生队伍的相关要求,立足辖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制度创新、科学推进原则,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理设置全科医疗服务岗位、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全力发展壮大全科医生队伍。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一是“表现机会少”。一些全科医生接受了正规的全科医生培养,却难找到一显身手的平台和机会,顶着全科医生的头衔,却还在做内科医生的工作。二是“难堪大任 ……此处隐藏2148个字…… 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适当倾斜,进一步吸引受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和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加大对全科医生培养的经费投入,建立包括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在内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健全乡镇(街道)卫生院(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培养和保障机制,全力促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慢病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格局形成。
三是提升培训实效。完善培训机制。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遵循分层递进人才培养原则,在医学生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等不同阶段,规划不同学年的培养目标,形成多维度分层递进的培养方式,避免碎片化培养,定向路径输出具有合格岗位胜任力的全科人才。建立培训基地。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主要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建立由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牵头、相关临床轮转科室协同、城乡基层实践基地共同参与的全科专业培训体系,保障全科医生培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有效化。
四是畅通发展渠道。根据全科医生的职业特点、学科属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全科医生职称晋升体系,拓宽全科医师职业发展前景。从全科医生工作条件、职业环境、薪酬福利、考核评价和医疗风险防范处理等方面建立正向性、激励性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全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五是健全配套制度。从提升和改善执业环境、提高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着力,健全完善配套制度,为全科医生在职称评定、岗位编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优惠或倾斜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医学人才加入到全科医生队伍,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矛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