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汇报材料 >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及对策建议

2021-01-01 00:00:00调研报告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推动五个振兴,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随着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虽然在前期工作推进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推动五个振兴,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随着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虽然在前期工作推进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融合不够,缺乏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深,产业结构同质化较为突出,工业反哺农业内生动力仍需加强。全产业链培育不足,农业产业链式发展不充分,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不充分,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短缺、链式招商引资落地难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不多,服务能力不强,品牌化意识弱,市场竞争力低,产品附加值小,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二是多元投融资机制不健全。财政资金统筹缺乏合理规划,涉农资金未能得到有效整合,使用设限过多。财政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撬动力不够,对产业振兴投入不足。金融供需不匹配,信贷授信额度小,期限较短,难以满足农户长期大额资金需求。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突出,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缺乏产品创新意识与能力,如多数合作社因信贷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而采用资金自筹方式,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保险产品与服务存在短板,政策性保险产品种 ……此处隐藏2017个字…… 的保险品种,打破保险公司承保区域划分边界,鼓励保险公司自由竞争,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与水平。

三要持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持。重视“老农”与“新农”的培育,挖掘开发一批乡村“治理人才、产业人才、农业技术人才”,使之成为乡村“土专家”“田秀才”。针对有志向投入农业的“新职工”,积极开展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系统化培训,努力将其培养为农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制定鼓励返乡政策体系,完善人才回乡服务机制,想方设法吸引一批“新乡贤”回乡投资创业,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群体返乡回乡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合作社。落实政策红利,优化人才薪资待遇,给予人才上升通道与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拴心留人。

四要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激励和约束,建立健全财政对金融的引导支持政策,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持续性。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评估机制,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价,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发挥好乡村振兴局的牵头协调作用,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督促各部门尽职尽责,加强工作调度、政策指导和监督监管,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