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性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以凝聚和培养农村优秀女性为主线,以推动农村妇女参与基层自治、村级事务管理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巾帼头雁”培育工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群众认可的“巾帼头雁”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一、工作背景
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农村女性参政意识欠缺,除担任所在村妇联主席外,担任村“两委”成员偏少,政治素质较高、能力较为突出的优秀女性干部因缺少农村工作经验,心有余而力不足,尚不具备担任村主职干部的能力,难以发挥农村妇女作为村民自治主体重要作用,特别是女性干部储备不足、参与农村治理能力偏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效能提升。为充分调动农村女性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市委紧抓村“两委”换届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巾帼头雁”培育工程,聚焦人才集成、示范培育、精准服务,以激发妇联执委队伍活力、提升农村女性干部队伍参政议政能力和培养女性正职干部为重点,健全完善“选育管用”环环相扣、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逐步建强壮大女性干部队伍。
二、工作做法
(一)畅通渠道“选苗子”,把好初选关。一是明确标准选。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巾帼头雁”培育工程加强村(社区)女性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选拔标准、程序,建立推荐、测评、考察、公示、……此处隐藏4946个字…… ;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工作,需要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市委着眼村干部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县级层面组织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力量,联合出台专项制度文件,结合农村干部队伍规划和建设要求,建立工作机制,在宣传引导、政策解读、教育培训、服务保障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为广大农村女性投身基层建设搭建了平台、畅通了渠道,为加强农村女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任务书”“路线图”。
(二)主动识别应变。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发展形势,顺势而为,及时补齐发展短板是做好农村女性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关键。**市毗邻京津冀和山东济南,受虹吸效应影响,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面对广大男青年长期外出务工、参与村级事务少等现象,**市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及时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农村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女性,吸纳进入村“两委”班子或党组织,鼓励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持续放大女性撑起“半边天”效应,发挥乡村全面振兴“生力军”作用。
(三)营造浓厚氛围。让更多女性加入农村干部队伍、参与基层治理,需要用积极开放的态度去引导支持。**市通过培育优秀女性干部典型,及时挖掘先进事迹、感人事迹,并大张旗鼓予以表彰奖励和细心关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项做法被省妇联纳入2021年度创新工作案例。大众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以张洪侠、杨书娥等为代表的“巾帼头雁”优秀典型,通过标杆示范引领,提振了干事创业的信心,进一步激励广大女性干部在枣乡大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