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焦新时期乡村治理短板顽疾,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三个五”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设组织美、产业美、村庄美、行为美、生活美“五美”乡村,为示范带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一、基本情况
**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5个镇81个村(社区),人口23.7万,其中农业人口20.4万,占86%,境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耕地面积36.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63.41%。曾是中组部发展党员工作重点联系县,现为全国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县、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联系县、2021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二、主要做法
(一)“五建”联动,汇聚治理合力
一是建优县级“指挥部”。按照“三个一”(建强一套体系、凝聚一股合力、探索一批措施)工作目标,坚持县级牵头抓总,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推动42名县级领导联镇联村、71家县直部门结对帮村。强化“问题发现—督促整改—复核销项”闭环管理,倒逼各级部门履职尽责落实任务。二是建强乡镇“作战室”。动态调整形成430项权责清单,梳理21项拟赋权事项,突出镇级对派驻机构的管理权限。推进便民服务站“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 ……此处隐藏6146个字…… 地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夯实服务和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提供长久有力的支撑。
(四)坚持资源要素整合是有效途径。乡村治理涵盖群众生活各个方面,既不能单打独斗,也不能有“木桶效应”。**县各级党组织加强统筹协调,注重突出不同层面主体的参与,激发各个领域的奋斗潜力,把有限、分散的资金、项目、政策整合起来,确保乡村治理始终有最大的力量支持。在发挥各自主体优势的同时,着重提升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能力,在多元化的主体之间形成互助协商、有效互动、共同解决矛盾的治理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并统筹利用,进一步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才能确保乡村治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五)坚持制度长效管理是基本保证。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只有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与治理机制创新,显著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才能应对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县采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不仅在各村(社区)逐步规范落实“三务”公开等制度,而且还围绕日常工作履职、民生服务、底线红线和重点难点等工作,注重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务实管用原则,修订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做到用合规合理合法制度精准精细管事、管理、管权。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持续提升制度供给质量,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处理好本土特色与一般规律的关系,才能保证乡村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