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开局起步、开启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副中心水务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年度目标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目标,勤奋履职、攻坚克难,不断增强水环境建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推进副中心水务事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水务专项规划更加明晰。对标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高标准完成一系列水务专项规划。发布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与水系建设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水务发展成效基础上,根据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2025年水务发展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重点任务,为未来五年水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实施路径。发布“十四五”时期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区水土保持与水生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完成通州区防洪排涝规划、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初步完成污泥收集及处理设施规划,对符合我区实际的污泥收集处置方式进行了深入探索。水生态空间规划、水要素规划、智慧水务顶层设计等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是水务工 ……此处隐藏8914个字…… 续开展全区农村供水工程收费工作,并妥善完成乡镇集中供水厂改革工作。
2.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进度。根据海绵城市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并在2022年底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建成区面积比例为35%的阶段性目标。重点推进试点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城市绿心区等片区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022年计划开展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城市道路海绵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共计35个。充分发挥试点区带动作用,城市副中心新建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等重点区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3.持续增强防御洪水灾害能力。针对2021年汛期反映出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梳理积水隐患点,并推动积水点治理。进一步优化、完善雨水雨情监测平台,完善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各项预案及方案。
(四)深入推进各项水务工作管理精细化
1.加强节水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分配用水指标,严格落实单月预警、双月考核制度,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创新节水宣传形式,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报道和节水护水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和节水效能。
2.继续打造政务贴心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优化水务营商环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努力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
3.不断强化依法治水。继续推行“双随机”监管模式和“互联网+监管”新平台,加大日常执法巡查和现场执法力度,依法监管各项水事活动,查处各类违法水事案件,及时组织开展水资源、节水、排水、河湖等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依法管理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