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党建”调研报告
“互联网+党建”调研报告
一、实施背景
在开展“三型”党组织建设中,xx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党委教育工作重点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真实需求、实际成长情况紧密挂钩,规范基层党建、服务基层党员,最终达到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凝心聚力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的目的。针对基层党建和党员需求,公司通过个别谈话、问卷和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大量调研,并针对各岗位党员的学习教育需求进行了统计,这其中,基层党务工作者反映:
(一)党员教育载体匮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不再满足于党支部集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疲倦于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对党支部学习教育载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党务公开不够深入。随着党员知识层次的提高和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基层组织党务管理、支部一班人工作水平、工作成效的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务公开成为普通党员对党组织的信息公开基本要求,而党务公开本身也需要平台展示,让全体党员能实时开展工作监督和督促,增进党组织与普通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信任。
(三)业务……此处隐藏5839个字…… 作和党员政治生活、学习教育及表率作用发挥,尤其是多方位满足了党员的个性化需求,让党建更接地气,更有生气!
(三)高效便捷,培育分享、创新、协同的新精神。“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服务党员、服务员工紧紧地结合起来,开通服务功能时时了解动态,开通留言功能听取民意;开通在线学习功能,为青年党员创造学习机会。通过党委与支部、支部与党员、党委与党员之间信息的无障碍传递,最终实现网上生态平台的正向溢出效应,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筑牢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升级,公司党委将积极推行党员发展网上公示、党员网上谈心谈话、党员网上评议、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等,全面提升党员政治生活新体验。这是党内自身建设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工作定位新思考,更是服务党员群体建设和个性引导的绝佳机会。随着青年党员逐渐成为党员群体的中坚,互联网精神也将烙印于他们成长的每个细节。
(四)共享互动,迈入跨越创新的党员队伍建设X。“我有话说”及“投票问卷”等功能为员工参与公司民主管理提供了新途径,开辟了新窗口。“活动报名”等功能让每一名党员都能第一时间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策划、组织、报名和参加,极大的提升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产党员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中流砥柱引导着时代发展的方向,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不断提高党员服务自我、服务他人的能力,同时在去中心化的演进整合中形成跨界思维,形成创新的领导思维,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始终带领群众走在时代的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