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局推进新经济承包模式薪酬激励改革
新经济承包模式下的薪酬激励
为贯彻落实ZJ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机械化公司坚持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激发员工积极性为中心,把提升薪酬管理水平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原生动力。在新经济承包模式下,项目人均薪酬相比传统模式提高了10-20%,项目成本相比传统项目节约了8.7%,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发展质量逐步改善。
一、积极探索实践,在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强化领导,夯实激励机制实施基础。为切实增强项目经济承包的执行力度,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经济承包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团队选用,对所属项目成本控制、资金上缴、营业收入、安全质量、形象进度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对实施经济承包模式的项目,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参与项目重要事项决策,及时监督项目管理情况。通过两级管理组织的建立,夯实项目经济承包的激励机制的实施基础。
二是推行竞聘上岗,搭建平台,择优选择项目管理团队。公司一改之前项目管理团队由公司直接聘任的“被动上岗”模式,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团队竞聘上岗。中标后,公司发布竞聘公告,有意竞聘者均可自行组建团队,并以团队身份提交书面竞聘材料,竞聘团队经过资格审查后集中到现场实地调查、编制《项目管理策划书》,再到公司参加答辩、测试,择优并经公示后选取最终的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竞聘上岗制度作为公司各类承包模式的有效补充手段,先后在18个项目实施,累计参与竞聘的团队达到76个,目前实现常态化运行。
三是突出全员参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内在动力。根据项目管理 ……此处隐藏2372个字…… 提升了项目盈利能力。
二是突出按“劳动生产率”考核,以结果定绩效薪酬。按照职等、个人与管理绩效的关联性、绩效量化程度等不同因素,调整固定薪酬与绩效薪酬占比,其中机关、各专业化公司本部固定薪酬20%调整到绩效薪酬,各项目生产一线固定薪酬50%调整到绩效薪酬,以此设定绩效工资计发比例。每年结合局下达的营业收入计划,公司确定年度劳动生产率指标,分解到每月,按照“季度考核结算、年度考核清算”的原则予以实施,使员工薪酬与劳动生产率考核挂钩。劳动生产率以100%为基准,设定上限和保底标准,完成好的最高可达到核定绩效工资总额的1.5倍,完成差的也可占核定绩效工资总额的0.65倍,将项目管理业绩与员工业绩差异直观体现在薪酬分配上。
三是突出按“贡献度大小”考核,以贡献定奖罚薪酬。公司始终把业绩贡献作为奖励的根本标准,突出项目管理业绩,将项目经营质量作为影响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公司对实行经济承包的项目严格加以管控,对经审计确认实现超额利润的,由公司项目考核评价工作组按照公司与项目部签订的 《经济承包责任书》考核后,全额返还风险抵押金,并兑现盈利分红。完成目标利润90%以上的,同比例扣除风险抵押金,返还剩余部分。对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按照公司《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把企业的利益与项目班子成员的切身利益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强化了项目领导人员经营风险意识,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近年来,在新开工的20个项目采用新的经济责任承包模式,采用全额风险抵押承包模式的项目共计3个,采用全员风险抵押承包模式的项目共计17个,已签订经营责任承包书项目缴纳风险抵押金总额92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