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案例应用
王晓华
摘 要: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环节,能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巩固了其理论基础,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职业培养以及劳动教育意识的培养,为其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探討了“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设计,并提出教学改进方法,以期促进该专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收音机焊接组装;实训
1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设计
1.1 实践教学平台的拓展
目前,在PLC实践教学平台是西门子S7-200型可编程控制实验台,编程软件、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功能性实验板等[1],可以实施PLC的基本指令练习以及有限的PLC实际应用模拟实验,包含以下拓展方向。
(1)为了有效解决实训课时的局限性,同学们能够进入到实验室中,通过试验平台才可以实施程序调试、仿真、下载以及观察结果的问题,大力拓展建设非实验室环境之下的PLC软仿真平台[2]。需要在同学们的电脑上安装编程软件和模拟仿真软件,利用软件的菜单选项配置所需要的CPU型号,即能够构建一个非实验室环境之下的PLC软仿真平台。另外,S7-200-SIM模拟仿真软件还可以允许用户自定义设置扩展模块,包括开关量的I/O模块和模拟量I/O模块,显著加强系统的可开放性以及功能性。因此,同学们在完成日常作业练习或设计案例的时候,就能够在电脑中进行PLC程序的编制、调试以及仿真,进而能够真正摆脱传统的实验室平台以及实验时间的束缚,进而能够让同学们熟悉编程技术,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 ……此处隐藏3857个字…… 式来对PLC程序进行编写,编写出来的PLC程序不可以与教师提供的相同。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的题目是“电动机循环正反转的PLC控制”,这个实训题目的PLC程序能够采取指令表、步进顺控指令、梯形圖以及状态流程图等相关方法的编写,在PLC编程过程当中需要为同学们提供一份采取梯形图编写的程序,老师首先需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向同学们耐心讲解整个PLC编程思路,让同学们能够明确理解梯形图当中的含义,最终教师要求同学们采取状态转移图的方法来对PLC程序进行编写,不但能够有效锻炼同学们的编程能力,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开阔同学们的编程思路,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PLC的编程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们,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实训课程,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树海.超外差六管调幅收音机安装与调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7):188.
[2]施国英,侯加林,李天华,等.电子工艺学习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6):45-46,49.
[3]刘志军.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2015(9):62-64.
[4]胡长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产业与科教论坛,2015(14):155-156.
[5]刘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论坛,2020(4):42-46.
(编辑 傅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