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汇报材料 >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建设灾备中心保障企业信息化

2020-01-01 00:00:00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企业信息化发展插上了翅膀。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存储方式由分散在各个服务器硬盘转变为集中的存储资源池。各种信息数据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企业信息化发展插上了翅膀。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存储方式由分散在各个服务器硬盘转变为集中的存储资源池。各种信息数据给企业带来不菲价值的同时,信息数据缺失带来的影响也随之而来,容灾备份突显出其重要性。该文在容灾备份概述、容灾级别和容灾备份技术介绍的基础上,描述灾备中心系统架构和建设策略,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建设灾备中心,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信息化。

关键词:容灾备份;灾备中心;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1-0065-03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数据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和命脉,信息数据的缺失将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传统的数据备份模式将数据备份至本地存储资源池,避免个人因素、服务器硬盘故障、操作系统中毒等原因造成的数据缺失,但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毁则无法挽救。当下虚拟化和云计算的业务系统有更高的响应要求,传统的数据备份模式无法满足X的RTO和RPO需求。从战略角度研究如何建设灾备中心保障企业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

1 容灾备份概述

1.1容灾备份的含义

容灾指在物理上间隔开的两处或多处场所,各自建设一套完整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可以切换至任意一处场所,各處业务系统互相检测对方运行状态。当自然灾害导致某一处场所业务系统无法运行时,另外一处场所业务系统可以及时接管,保证业务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单从目的 ……此处隐藏5285个字…… 应用级;业务系统的硬件性能高低决定了灾备中心的设备选型;业务对RTO/RPO的要求决定了容灾备份是同步备份数据还是异步备份数据;生产存储的数据大小和增长快慢,决定了灾备中心容灾存储的选择。

5 结束语

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网络攻击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尽快建设灾备中心的任务迫在眉睫。如何建设灾备中心是一项缜密细致的工程,我们应该从业务系统建设情况出发,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和建设,保证灾备管理程序严格执行,让灾备中心真正地发挥作用,为信息化领域的关键业务和业务系统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林小村.马玉林.翁小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张冬.大话存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赵晟华.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管理与呼叫中心整合的有关技术分析[J].中国信息化,2020(7):58-59.

[4] 狄广义.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建设研究[J].通讯世界,2017(23):47-49.

[5] 顾大伟,郭建兵,黄伟.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 吴莹.两地三中心容灾备份系统建设及成效[J].金融科技时代,2016,24(5):23-27.

【通联编辑:代影】

收稿日期:2021-03-20

作者简介:许上鉴(1988—),男,福建长汀人,中级职称,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工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