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中心城区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胡河平
【摘要】通过对恩施市中心城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剖析恩施市中心城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而给出改进建议和策略,以期为恩施市中心城区改善无障碍环境,创建文明城市,引导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意参考。
【关键词】恩施市中心城区;无障碍环境;发展对策【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恩施市中心城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恩施市中心城区,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北起龙凤组团,南至谭家坝,西以绕城公路、东以沪渝高速公路为界(见图1)。近年来,恩施市关于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很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由于未得到认真落实和管理,还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
截止目前,在城市道路与广场的无障碍建设方面,全市已铺设盲道约139.8公里,约占人行道总长度的91%,缘石坡道约826个,据调研结果显示,全市87%的盲道设置存在问题。同时,大部分人行天桥未设置轮椅坡道或无障碍电梯,地下通道设置了低位扶手,但未设置轮椅坡道;在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建设方面,全市没有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的公交车站,公交车站在盲道铺设以及无障碍坡道的设置上均存在问题,且无满足规范要求的盲文站牌。交通枢纽设施火车站、客运站及空港航站楼基本满足无障碍 ……此处隐藏4141个字…… 改造。
(4)加大《无障碍设计规范》、《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的社会宣传和解读,加大其执行力度;建立以市残联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使新建无障碍设施纳入统一规划,标准设计,统一建设的规范化轨道,使已建的城市道路等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改造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建成设施得到有效管理和使用,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5)强化公众监督,保障无障碍环境的可持续。把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恩施州“六城”同创结合起来,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无障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語:
关爱弱势人群,构筑无障碍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随着恩施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公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的增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创建一个更加方便、美好、和谐的无障碍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桥仪平.日本无障碍设计[J].设计,2019(10):62-65.
[2]李志民,宋岭.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3]刘静.浅谈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的发展[D],安徽建筑,
2012.
[4]张茫茫.智能城市背景下的无障碍设计研究[J].残疾人研究,2020.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B202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