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
省政府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大规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这恐怕是首次。目的就是全面贯彻XX重要指示精神和D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对标国际和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增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刚才,必雄同志通报了我省一季度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情况。我听了之后,既高兴,又着急。高兴,就是督查动了真格,对问题敢于揭短、较真碰硬、点名道姓。督查就应该这样,决不能走过场、做样子、搞形式主义。着急,就是我省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许多工作还没有落实,营商环境评价在全国排名靠后。省发改委通报了国家和省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情况,省住建厅传达了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坚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不动摇
根据D、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全面梳理了国内外营商环境相关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构建了X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自2018年3月起, 已经选取了22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试点,今年将评价范围扩大至直辖市、部分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明年将在全国全面开展。这是国家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替竞逐的大背景下,通过开放型制度安排,宣示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的坚定决心和重大举措。指标评价体系主要聚焦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三个维度, 评价尺度重点衡量企业在创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便利程度和费用成本,聚焦城市对企业的法律保护水平和市场开放水平,聚焦商务成本的竞争力和人居环境的吸引力,聚焦城市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和城市文明水平的软环境。在全球、全国都在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大势面前,湖北该怎么办?如 ……此处隐藏10234个字…… ,善破难题。
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对照会上印发的重点工作清单,建立任务台账,定期进行调度。省发改委、省政务管理办要组建工作专班,下沉到各市州指导督导。要紧盯工作目标,逐项分解细化,确保每一项任务有措施、有标准、有时限、有责任主体。牢牢把提时序要求,挂图作战、压茬跟进,积小胜为大胜。
三是完善考评机制。深入研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尤其是对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实化,形成可操作可考评的指标体系。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筑巢引风,以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吸引高质量的项目、高能级的企业,扩大有效投资, 集聚生产要素,促进动能转换。要健全招商引资考评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切实提升抓招商引资的重视度、聚焦度、工作实度。
四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放管服”改革事项和营商环境建设关键环节的统筹协调,推动部门联动改革。每项改革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相关单位要服从统一调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加强省直部门与各市州改革事项的统筹协调,有效疏通改革堵点,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五是完善督查问责机制。从今年开始,对全省17个市州开展营商环境评价。 对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一季一排名,对排名前3位的予以通报表扬,排名后3位且改革任务进度滞后的,实行约谈。对问题整改没有起色的,对搞形式主义、敷衍应付的,对顶着不办、拖着不改的,要严肃问责、决不手软。
同志们,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事关湖北高质量发展, 事关湖北未来。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 奋力挺进全国第一方阵,为谱写X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