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贤龙同志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摘要
一、“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力度大、亮点多、成效显著,为奋勇当标尖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始终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发展水平从2010年的84.64上升到2014年的93.83,进入全面融合阶段,融合水平连续居全省首位。
一是城乡配套改革不断深化。试点开展多规合一,镇村规划布
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四百一千”的科学布局。稳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五年累计复垦土地5.1万亩、流转土地58.7万亩。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嘉善、海盐成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创新农村基层治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构建,形成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和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二是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粮食生产连续10年保持稳定,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农业结构进 ……此处隐藏10904个字……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要持续深入推进,培训很重要,培训的质量提升也很关键,要加大农民培训投入力度,完善政府购买、机构供给、农民选择的培训机制。二要促进农民财产性增收。通过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兴办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以及在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集体物业经济参股等途径,拓宽农民持股渠道,扩大持股农民队伍,促进农民持股增收。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交易流动,探索开展农村住房、农村知识产权等农村产权的交易,发展租赁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要完善低收入农户帮扶机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打好产业开发帮扶、就业创业促进、社会救助保障、金融服务支持、公共服务提升等帮扶“组合拳”,提高低收入农户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四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标尖”的要求,深入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探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在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距;加快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的接轨,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五要深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工程。这项工作我们已经抓了多年,30万以下的村已基本消除。但是今年有了新的情况,特别是“低小散”行业整治以后,有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就少了,这些问题需要统筹加以考虑,村里要有相应的措施。“低小散”行业整治要推进,不推进农村的落后面貌就改变不了,但与此同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我们也要创新办法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