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剪出来的收获
剪纸是我的喜好。年初,我所在的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新城小区党委为配合廉政教育和“学恩来精神,守初心使命”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创作一些与周恩来有着的剪纸作品。接受任务后,我静下心来创作。先后创作了“南昌起义的周恩来”“周总理的睡衣”“劳累的周总理,靠墙睡着了”“周总理回延安”等6幅作品。此次创作让我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作品创作的过程,是立足创新,提高剪艺水平的过程。多年来,周恩来题材的剪纸作品不少,如若照搬照抄老作品,显然是“炒冷饭”,已不适宜,如今随着信息化、多元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作周恩来题材的人物剪纸作品,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合拍。2018年3月1日,XX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其讲话内涵丰富、立意深远,帮助我拓宽了视野,找到创作灵感。第一幅作品采用画与字相结合,右边为周总理的头像,左边是XX说的“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这句话,并将这句话的内容分为4排横排字,字体采用了华文新魏体,这种字体笔力强劲,给人以奋进、向上之感。在剪纸作品中,有故事情 ……此处隐藏1563个字…… 感动。通宵达旦的工作是周总理的常态。最后,他累得病倒了,即使他住院后,仍旧停不下来,选择了不要命的工作。他真的太累了,去世时,瘦得不到60斤。“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对牛的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而周总理这种“老黄牛”精神的核心是对党的事业忠诚。XX在讲话中赞美周总理说,他数十年如一日,即使在生命最后时期,还抱病操劳国事,心忧百姓。周总理说:“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周总理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当初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他不断探索、积极进取,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奠基性贡献。应该说,他是勇于创新的“拓荒牛”。
作品创作的过程,是不断净化思想,锤炼党性修养的过程。在剪纸创作中,自己的思想情感活动贯穿于整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一幅幅剪纸作品,再现了伟人周总理的形象,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周恩来精神是一面震撼人心的镜子,照亮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在这次作品创作中,深深被周总理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所感染,他用实际行动和光辉一生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追求,让我从中看到了差距与不足,决心以周恩来为榜样,守初心担使命,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为党的事业、社区建设献余热、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