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革命文物馆举办的一场见面会
夜深了,万籁俱寂,革命文物馆发出了“咣咣当当”的撞击声,扰乱了一切宁静,声音越来越大,“轰轰隆隆”“噼里啪啦”,顿时整个革命文物馆沸腾起来。作为革命文物馆的一位值班人员,我赶紧闻声而来,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馆内并无一人,馆内一张长桌前,珍贵的革命文物都聚集在一起,发出声音,似乎在讨论着什么。我不敢走近,藏在一根巨大的柱子下,紧张地观察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突然,现场安静下来。
一面小红旗开始自我介绍:“我来自浙江嘉兴,主人是沈钧儒,我在沈先生书桌案头陪伴主人15年,主人认为五星红旗图案象征着各民族的团结,因此视我为珍宝。”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沈老先生的生平:青年弃京官之职,远渡重洋留学日本,创立了中国民主同盟,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为反对内战而积极奔走,解放后为建立人民的法制体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做出贡献……被赞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而这一面小红旗,凝聚了沈先生对中国的挚爱,并饱含愿为国奋斗终生的伟大抱负。一颗火种、万里长征、十四年抗战、无数英烈为国捐躯……正是千千万万拥有强烈爱国心的中国人民,让这片被鲜血浸染过的土地,变得充满生机活力。
一把右手侧有巨大窟窿的藤椅,挺直了胸膛,精神奕奕地说:“我来自于焦裕禄纪念园展厅,我的主人是焦裕禄,我陪伴了 ……此处隐藏966个字…… 仰不变,前进不止。
一只锈迹斑斑的三刮刀钻头,铿锵有力地说:“我来自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我是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打井时,使用过的一只普通三刮刀钻头。我很自豪,因为我亲身凿出石油会战中第一口井,也亲身体会到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铁人精神。”我紧紧盯着这只破旧的三刮刀钻头,就是靠着这样不起眼的钻头,钻井队伴随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实现了“3天上千,5天完钻”的大庆奇迹。新中国的发展,如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现:嫦娥五号的登月凯旋、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奋斗者号深潜万米……中国人创新的磅礴力量正在喷发,我国科技正在实现从“跟跑”向“领跑”的历史跨越。我惊叹于中国的发展,更被先辈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魄力深深感染。身处X,我们应赓续创新思想、树立创新模式、形成创新惯性,一鼓作气、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此刻的我,已是热泪盈眶。
…………
黎明时分,革命文物馆恢复了平静。但革命文物们的话语久久萦绕在我耳畔,震撼着我的内心,我感觉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带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