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挖掘红色小物件背后的精神富矿
近日,XX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一件件革命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每一件看似普通的革命文物背后,都饱含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流露出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情怀、默默奉献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当深挖革命文物这座“富矿”,用活革命文物这本“生动教材”,从“小物件”中悟初心,在“红色故事”中感大情怀,凝聚力量、不懈奋斗,为奋进X的伟大征程注入强大动力。
“半条被子”尽显“为民真情”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有个“半条被子”感人至深又涤荡心灵的故事,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1934年11月红军长征于此,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践行“立公为民&rdquo ……此处隐藏1078个字…… ;螺丝钉”精神,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燃烧着自己,这才让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才让“复兴号”巨轮驶向远方。他们是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林俊德,是与孤独为伴为国守岛32年的王继才、王仕花……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努力掌握高超本领,提高自身素质,更需用实际行动诠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以精益求精的干劲、功成不必在我的作风和勇挑大梁的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把茶壶”流露“朴素作风”
在安徽省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件邓小平同志使用过的茶壶,茶壶本身并不起眼,与农家所用的无异,而壶身上那一道道缝缝补补的痕迹,却是刘邓大军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作风的缩影。艰苦奋斗是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XX曾多次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即便进入和平年代,党员干部作为X的顶梁柱,过苦日子的作风不能丢,过紧日子的自觉要增强,以艰苦奋斗的奋进姿态和实干担当的精神作风,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到强国伟业中去。要一如既往居安思危,一以贯之戒奢以俭,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之帆,做好廉洁自律和勤政为民的表率,努力谱写X社会主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