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在诗词中品读党史感悟信仰

2021-08-11 15:21:41心得体会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在诗词中品读党史感悟信仰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说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在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亲历者常常以诗词咏怀言志,其中许多作品是我们品读百年党史、汲取精神养分的热血壮歌,值得细读深思。

 

 

  有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共产党人却因为相信而看见。191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风雨如晦中,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写下“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词句,饱含革命必胜的信心。“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这是王尽美的《肇在造化——赠友人》。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921年在写下这首短诗后,他便改名为“尽美”,以彰显自己的革命志向。“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1928年3月,夏明翰同志就义前写下的《就义诗》,语言朴素,节奏明快,铿锵有力,从名门少爷到千古英烈,他的28岁,是“将红旗高唱,生命华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实实在在的流血牺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1927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此处隐藏1326个字…… 。毛泽东因此而写下了著名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以寄托他对杨开慧和柳直荀的哀思。“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1931年2月,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得知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等人遇难,写下《惯于长夜过春时》”。他在两年后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回忆当时的情景道:“天气愈冷了……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字字血泪,不忍细读。这前赴后继的革命者啊,他们不仅是党员、战士,也是普普通通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和子女,这些“血色浪漫”的诗句,感人肺腑,也更让我们看清到底是怎样的“红色信仰”,让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生忍别离、不畏死亡。

 

 

  一首首革命诗词,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承载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字里行间闪耀的“信仰”,如东升的红日,照遍了祖国山河的每一寸山脉和每一条河流,照亮了整个华夏,催生出披荆斩棘、凿山开路之奋进勇气,凝聚成上下同欲、同舟共济之团结力量,激励吾辈当自强,共同续写百年辉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