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于暗夜中找寻微光
近日,广泛阅读党史书籍,在书架不起眼处寻到这本《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于文字中品读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普通的民国青年乔秋远,在日记中不断叩问着自己的灵魂,在家信中不断诉说着动荡的时代。前半生,他是冠生,一个迷惘的北漂青年,思想植根乡土、精神追求自由,在暗夜之中苦苦寻求人生之路;后半生,他是秋远,一位坚定的八路军战地记者,拥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生活,踏上了最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业之路。让我们重温这段文字,了解当时的青年如何在风雨如磐的年代,执着求索,于暗夜中找寻微光。
于暗夜中找寻微光,须以信仰为基。乔秋远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忠于自己的所信,不要人云亦云。人家信仰什么,好像我也得信仰什么,不然不算新近。这是现在新青年最大的毛病。”找寻信仰并坚持是极不容易的,前半生乔秋远都陷入困顿中,读书或者谋职,苦闷与彷徨如影随形。直到1938年底,奔赴延安,进入鲁艺学习,他写道:“马列主义是世界上最讲真理、最讲情义的哲学”“共产党过去的政策,现在的政策,将来的政策,都是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而奋斗”。他找到了能够一生为之坚守、为之奋斗的信仰,从此他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过去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使如乔秋远一样的人民英雄凝聚起来,点滴星火,终成燎原之势。信仰是精神之钙,唯有坚定信仰,才能避免得“软骨病”,才能一往无前,才能在X夺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胜利。
于暗夜中找寻微光,须以 ……此处隐藏941个字…… 去。”乔秋远也是这样践行的,作为一名民国青年,他踌躇满志,赴北平求学;作为抗日战争的战地记者,他以笔为枪,报道了震惊世界的徐州会战;作为八路军新闻战士,他满腔热血,报道八路军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奋斗是贯穿百年党史的,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奋斗,才使得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加油吧!矢志不渝,接力奋斗,时代的接力棒将由我们传递!
于暗夜中找寻微光,须以群众为本。乔秋远在考察豫东西华县时,写道:“一年来的抗战经验,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单凭我们的军队死拼打硬仗还是不够,最后的胜利是要配合着发动广大的群众去争取,这是无容怀疑绝对的真理。”在国民党的统治下,豫东大部分地区“不去相信政治力量,始终不肯在动员民众上多下功夫”;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太行山根据地里,“尽管敌人在不断进攻,不断烧杀,但现在人人都是抗战的民兵,妇女也参加生产。一切都有繁荣的气象”。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每个人发出的光芒或许微小,但千千万万个点滴微光,汇聚起来,足可照耀整个中国。而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必须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实打实的业绩去接受人民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