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切莫让党史学习成为独角戏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作为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根系,我们基层干部只有忠心向党、红心爱国,我们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树才会更加繁茂、屹立不倒。学习党史,有助于我们凝聚磅礴伟力,以史鉴今,更好地开展手头的工作。然而,在少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错误认识,认为党史学习教育是某些部门、某个人的“独角戏”,自己只要把手头工作干好,没有必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钻研党史。还有些基层干部轻视笔头书案工作,认为基层工作用不着“高大上”的党史。埋头赶路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天。如果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难免会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开展工作的时候难免会走不少弯路,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党史学习不是“政治任务”,而是“精神礼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抄笔记、写心得,应付上级的检查。也不是组织宣传部门在台上唱“独角戏”,自娱自乐。基层工作固然繁忙、琐碎,一根绣花针穿过千丝线。我们当然要抵制文山会海,抵制无意义的检查,但是我们基层干部也应转变心态,不能看到开会学习就心生抵触,看到讲座笔记就觉得是形式主义,这样又难免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当前我们基层干部经常抱怨群众工作难以开展,很多时候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有成效,却不如读一读党史,看看我们党是怎样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发展为如今的百年大党,又是怎样的工作方针和方法谱写了“半条被子”的鱼水佳话。当因为文字材料工作感到头疼,不如静下心来读一读党史。毛主席曾提倡领导干部要 ……此处隐藏1630个字…… 是真正的信仰,不是写在书本上的,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足以扭转乾坤的力量。
党史学习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下马看花”。在当今信息化碎片的时代,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阅读纸质版原著,更别提略显枯燥的理论书籍。党史学习教育不应当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似的学习,买来书籍便束之高阁,更有甚者连封面都没翻来,纯粹是充门面的装饰,应付检查的道具,这样不但误会了我们学习党史的初心,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其实阅读原著并不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要破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真正做到从“走马观花”向“下马看花”转变,便会发现研究党史原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语言朴实易懂贴近生活,字字珠玑不失趣味,沉下心来便会觉得一切值得,值得我们读深,读透,反复读。所有历史都是特定条件的产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读的不是简单的书本上的语句,更要进行深入的探究。例如在学习《毛泽东选集》时,我们可以先学习《毛泽东传》,了解伟人的一生。在读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时,也可以先研究文章提出的历史背景、提出动机等。除此之外还要真正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运用学习到的理论,才算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
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干部提升自我的一次绝好机会,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学习机会,不负韶华,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誓言不负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