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一本影响中国命运的小册子
1920年,29岁的陈望道在家乡一间破旧的柴房里废寝忘食地翻译《共产党宣言》。同年,《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马克思主义最经典、最核心的要义,由此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本珍贵的“小册子”,滋养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克服重重难关,取得如今的瞩世成就。当我从书架上再次翻读这本影响中国命运的“小册子”时,心中不由充满敬畏之情,让我们从《共产党宣言》中感悟“党史力量”。
品读《共产党宣言》,从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智慧。XX曾提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努力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了关于以“自由人联合体”为核心的共同体思想、对人类社会未来理想生活的美好构想,为解决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的中国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导。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可从《共产党宣言》中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这一美好愿景出发,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彰显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及民族智慧,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成长的基本功,从《共产党宣言》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
……此处隐藏776个字…… 益”。“为什么人、靠什么人”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党员干部要细细解读《共产党宣言》中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找到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我们的工作充满着温度与厚重,每个决策、每项措施背后,都是万家忧乐、民生冷暖。从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到廖俊波“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都充分证明了唯有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提高,实现自我价值。
品读《共产党宣言》,从中坚定真理味道有点甜的信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每位党员在入党时,都曾宣读过这段激动人心的誓词。历经不同历史阶段,入党誓词内容几经调整,但“永不叛党”四个字却始终保留。“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有对党的忠诚。邓小平同志年轻时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志“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在退休之际仍深情地说:“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退下来以后,我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党员干部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共产党宣言》中坚定真理味道有点甜的信仰,坚定X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