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让百年党史为乡村人才振兴赋能拓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第三部分“严格人选把关”中指出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人选的基本条件,明确要求选出用好“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选派干部,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纵观百年征程,从成立初期的50余名到如今的9100多万名共产党员,我们党历经百年的发展壮大,有力印证了建党之初的科学指引和强党之路的历史必然,充分彰显了新生政党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广泛凝聚了军民一家亲历久弥坚的强劲伟力。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有序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强大合力,让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正确指引人才振兴发展方向,持续从百年党史、革命先辈、英雄事迹中积蓄奋进力量,澎湃干事激情。
让百年党史“提灯”,照亮圆梦之路,为人才振兴指明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党史画卷徐徐展开,教会了我们要立“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之大义,要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德,要成“忠诚干净担当”之大才,要担“为民族复兴、为祖国建设”之大任,为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懈奋斗。XX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 ……此处隐藏1572个字…… 示范样本,不断增强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价值,提高利用传承水平,不断筑牢人才振兴的“四梁八柱”。
让红色初心“升温”,燃旺干事激情,为人才振兴积蓄动能。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9100多万颗“红色初心”为人民生活幸福闪闪发光,为“国之大者”提供了制胜法宝和示范样本。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疫情防控……在X的各种斗争中,我们党始终在“发现人才、团结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的征途上积蓄动能,不断为人民的伟大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紧紧依靠人民,让“鼓励开发”与“积极探索”并驱,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奋勇开新局。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善于从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等新群体中选拔“头雁”,让“艰苦奋斗、善作善成”的红色初心代代相传,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示范激励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办事效率,使干事成果能够让历史检验、让群众评判、让事实说话。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用成效,锻造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锤炼用心谋事、用情办事、用力干事的真本领,不断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创新动能、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