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融入红旗里的初心
“当时内心无比激动!多么熟悉的音乐,在建党百年时庄严奏响!”91岁鹤发童颜的他伴随着自己谱写的《红旗颂》乐曲,沉稳地走人民大会堂的红毯上,微笑着挥手致意。他就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之一,一个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的人民音乐家吕其明。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创作的《红旗颂》从1965年首创首演到2019年宣布定稿,54年时间,反复推敲、修订了近半个多世纪,饱含着他对“红旗”执着的爱与坚持;54年时间,从“功力尚浅”到“一锤定音”,印证着这份融入“红旗”里的初心始终未改。
融入“红旗”里的初心,是“民生之心”。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吕其明10岁随父从军,15岁入党,19岁背着心爱的小提琴随大部队进驻上海,这让他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也让他多了份豪情万丈。从接到《红旗颂》这篇命题“作文”时,吕其明也曾惶恐过,但从未退缩。他选择去一线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灵感。来到造船厂生产一线,看到新中国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脑海里浮现“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那面历史性的五星红旗”的画面,心中便多了份奋发之力,凭借着生活阅历,在历史与现实,理智与感情的碰撞中,《红旗颂》诞生了。文变染乎世情,吕其明花了半辈子时间修订《红旗颂》,使其更加贴近民生,更加符合时代,更加催人奋进。
融入&ldqu ……此处隐藏817个字…… 就是经典案例。在给电影配乐时,他坚持运用接地气的民间乐器。他创作的音乐,代表中国走向了世界。传世经典《红旗颂》曾吸引祖宾·梅塔等外国指挥家来华指挥;《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则突出山东民歌特色,与电影情节相得益彰,受到中外音乐爱好者欢迎。这一切的一切,都彰显了吕其明内心深处的无私大爱,91岁的他,76年党龄,拳拳之心,一心向党,忠心为国。
融入“红旗”里的初心,是“大我之心”。在吕其明眼中,搞艺术要有奉献精神。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谱曲时,他与馆方“约法三章”,坚持以一个普通党员和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到纪念馆瞻仰学习,寻找创作灵感,坚持每天写作十几个小时,半年后《雨花祭》诞生。之后,他又义不容辞地创作了《龙华祭》,献给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烈士们。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吕其明以早年为电影《白求恩大夫》原创的组曲为素材,全力创作出单乐章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以其所能为,尽其所长,表达对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敬意。
吕其明15岁入党,与其同日入党的另两名同志在战争中牺牲,他誓言“一辈子就是创作音乐,给老百姓听”。这誓言,值得他倾其一生用音乐倾诉对“红旗”的爱,这誓言,他用一辈子来坚持“为党和人民创作”。X的我们,耳边流淌的是气势恢宏、磅礴有力的乐曲篇章,但我们更该学习吕其明坚守初心使命、致力无我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砥砺奋进新征程的时代精神。